新鲜 / 健康 / 便利 / 快速 / 放心
谢邀~希望帮到您~
PET-CT是什么
PET全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是继CT和核磁(MRI)之后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的影像。
PET是反映病变的基因、分子、代谢及功能状态的显像设备。它是利用正电子核素标记葡萄糖、蛋白质、核酸、脂肪酸等人体代谢物作为显像剂,通过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来反映其代谢变化,从而为临床提供疾病的生物代谢信息。是当今生命科学、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新里程碑。
在恶性肿瘤组织呈现出的高代谢图像会和正常低代谢的情况有着强烈的对比,反应映出来后就可对病变进行诊断和分析。而PET-CT则是在此根据之上的运用CT的断层扫描优势来进行更精确的病灶定位。
PET-CT是目前惟一可在活体上显示生物分子代谢、受体及神经介质活动的新型影像技术,现已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判断、疗效评价、脏器功能研究等方面。
对比
CT(Computed Tomography)是大家所熟悉的X线断层显像技术。可以清楚的获得病变的解剖结构信息,但是仅靠结构特点诊断疾病有局限性,有些病变的性质比如肿瘤的良恶性、手术后肿瘤有无复发CT均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
不能准确地反映疾病的生理代谢状态。
PET-CT是将PET和CT整合在一台仪器上,组成一个完整的显像系统,被称作PET-CT系统(integrated PET-CT system), 病人在检查时经过快速的全身扫描,可以同时获得CT解剖图像和PET功能代谢图像,两种图像优势互补,使医生在了解生物代谢信息的同时获得精准的解剖定位,从而对疾病做出全面、准确的判断。
肿瘤应用
鉴别
肿瘤组织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生长迅速、代谢旺盛,特别是葡萄糖酵解速率增高。
因此,代谢显像是早期诊断恶性肿瘤的最灵敏的方法之一。
如发现肺部单发结节,PET显示代谢明显活跃,则提示为恶性病变。
若无代谢增高表现,提示良性病变可能性大,手术的选择就要慎重。
确定分级
PET能一次进行全身断层显像,这也是其它显像设备所无法实现的。
除了发现原发部位病变,还可以发现全身各部位软组织器官及骨骼有无转移病变,对肿瘤的分期非常有帮助,并提供准确的穿刺或组织活检的部位,协助临床医生制订最佳的治疗方案。
效果评估
对肿瘤各种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估并进行预后判断,指导进一步的治疗。
鉴别
PET可以对治疗后肿瘤残留或复发进行早期诊断,并与治疗后纤维化、坏死进行鉴别,同时根据治疗后病灶分布情况进行再分期,CT及MRI等结构信息为主的影像手段很难做到这一点。
病灶寻找
通过快速的全身PET/CT扫描,为不明原因的转移性肿瘤寻找原发病灶。
靶区定位
帮助放疗科医生勾画生物靶区。例如在肺癌合并肺不张等情况下,放疗师很难判断肿瘤的实际边界,PET将有助于确定代谢活跃的病灶范围,为放射治疗(尤其是精准放疗)提供更合理、准确的定位,降低治疗的副作用。
心肌存活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普遍认为,PET心肌代谢显像的方法,是目前判断心肌细胞活性最准确的方法,称为"金标准"。PET显像可以帮助确定和鉴别坏死心肌与可逆性缺血心肌,对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明显提高搭桥手术的成功率,同时可对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预测。
脑代谢显像能准确了解正常情况下和疾病状态下的神经细胞活动及代谢变化,以及不同生理条件刺激和思维活动状态大脑皮质的代谢情况。通过PET直观地了解到人大脑代谢活动情况及各种生理性或病理性代谢变化,并以图像的方式反映出来。
PET-CT是否有害?
大家都知道,PET-CT是把PET和CT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从而能够更加早期、准确的诊断疾病。
既然是两者的结合,PET和CT又都具有一定的放射性,那么肯定就会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把两者结合起来后,受检查者的所接受的辐射是不是也会是两者的叠加呢?也就是说PET-CT的辐射更大,对人体的危害也更大呢?答案是否定的。
既然PET-CT在诊断疾病方面更加先进准确,那么对于这样一项技术,其研发者在设计时,自然也会考虑到将危害进一步降低。否则仅仅是诊断效果先进了,但是危害性增加了,这也不能称为一项合格的技术。
说了那么多,PET-CT对人体的危害到底怎样呢?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下:
大家都知道对于一项影像检查技术,最大的伤害就是来自辐射,而PET-CT的辐射主要来自于示踪剂,就是向人体内注射的18氟-脱氧葡萄糖。
18氟-脱氧葡萄糖是人体生命代谢所需必须物质的类似物,对人体的危害性本身就小,同时,18氟-脱氧葡萄糖的半衰期仅为2个小时,也就是2个小时后,体内的18氟-脱氧葡萄糖就会减少一半,而检查后通过大量喝水又可以加快示踪剂的排泄,因此,检查后24小时,体内基本不存在18氟-脱氧葡萄糖。对人体也就没有任何损害了。
这样简单的说可能还有点抽象,举个简单的例子对比一下:
做一次全身PET-CT检查的辐射剂量大约是30-50毫西氟(西氟是射线的剂量单位),而普通人每年接受的天然辐射就有1-2毫西氟,短时间内接受100毫西氟的射线是在人体的可接受范围内,接受小于100毫西氟的照射时,对身体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因此,在接受有限次数的PET-CT检查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相信对人体的危害也一定会越来越小。
资料来自网络。
仅做整理。
一句老话,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抛开计量说伤害,都是耍流氓。
饭吃多了都会撑着呢
PET辐射剂量来源于显像剂(如同位素标记葡萄糖)和CT两部分。首先引入计算辐射剂量的单位mSv(毫西弗),1mSv辐射到底是多大?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委员会(UNSCEAR)公布的资料显示:地球上每人每年平均会受到来自天然放射性核素的辐射剂量约为2.4mSv(范围为1-13mSv)。
我国规定:一名在医院放射科工作的医务人员,每年辐射的接受剂量不能超过20mSv。PET使用的放射性辐射绝大多数来源于同位素氟-18,一次检查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大概7mSV左右,(参考文献Radiation Exposur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Whole-body Dual-Modality 18F-FDG PET/CT Examinations,THE JOURNAL OF MUCLEAR MEDICINE·Vol.46·No.4·April 2005)。
第二部分辐射剂量的主要来源于CT扫描,其中常用的低剂量CT扫描模式的辐射平均是6、7mSv,故一次全身PET-CT检查的总辐射剂量一般在10-15mSv,低于常规局部增强CT扫描的辐射剂量。
一次性接受50mSv以下的辐射剂量是安全的,超过100mSv才有可能产生直接辐射损伤的风险(存在辐射确定性效应的风险),达到250mSv辐射剂量为亚临床剂量(无症状性过量辐射,有可能造成少量生物细胞损伤,人体可修复或代偿,不至于产生临床症状),超过500mSv辐射照射,则可能造成5%受照人员出现辐射损伤症状,超过1000mSv辐射照射,才可能造成25%受照人员出现辐射损伤症状。
综上所述,PET-CT检查的辐射剂量低于上述安全剂量,是安全的检查,患者接受PET-CT检查后照常活动不会给其他人带来任何风险,但24小时内应限制接触孕妇和儿童。
另外,最最关键的是,掌握适应症,该做的检查,所谓的“损害”就是值得的,不该做的检查,滥用检查,再小的伤害也不值得,无论是检查还是治疗,无非是权衡利弊。
随着PET/CT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接受PET/CT检查。随着媒体对辐射安全知识的不断拓展,接受PET/CT检查的患者开始担心PET/CT的辐射安全,甚至医务人员也开始害怕PET/CT检查。那么PET/CT检查到底安全吗?
PET/CT的辐射剂量来源于放射性核素和X-CT。其中,PET使用的放射性辐射大多来自氟-18(18F)。18F发射正电子并产生高能伽马射线。放射剂量约为2.1×10-2mSv/MBq,新PET/CT中使用的放射性药物剂量普遍降低,患者一次检查所接受的放射剂量约为3.9mSV。第二部分放射剂量主要来自CT扫描。高 端PET/CT配备智能低剂量CT。智能低剂量扫描的辐射剂量大大降低。全身PET/CT检查的总辐射剂量一般在15mSv左右,低于常规CT局部增强扫描的辐射剂量。
一次接受低于50毫西弗的辐射剂量是安全的。只有超过100毫西弗可能有直接辐射损伤的风险(有辐射确定性效应的风险)。250毫希沃特的辐射剂量是一种亚临床剂量(无症状的过度辐射,可能引起少量生物细胞损伤,人体可得到修复或补偿,以免产生临床症状),超过500毫希沃特的辐射剂量可使5%的受照射者出现辐射损伤症状,超过1000mSv的辐射暴露可导致25%的暴露人员出现辐射损伤症状。PET/CT检查的辐射剂量远低于上述安全剂量,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医学检查。
来源:医生在线肿瘤频道↓
PET/CT检查安全吗?_肿瘤_医生在线